音樂職人
社會議題
藝界視角

老王樂隊主唱

張立長:對理想的誠懇祭奠
在夢與現實的夾縫睜開眼睛

流浪者 Wanderers
謝方娪 攝影 Heis 2019.05.30

第三十四屆政大金旋獎主題曲〈我還年輕,我還年輕〉,隱約流動的壓抑與焦躁唱進大街小巷,甫結束的第九屆金音獎,〈補習班的門口高掛著我的黑白照片〉更拿下了最佳民謠單曲獎。

他們是老王樂隊,在青春夢想和社會現實的夾縫尋覓出口的逃跑之聲。而樂團裡那位背著吉他創作的青年,在升學主義的邊緣看盡掙扎,以最直接的經歷,練就如今能指向這世代所有共鳴之處的目光。

書本重重落下,音樂輕輕捧起

「高中的時候不會吉他,也不會唱歌,什麼都沒有。」在老王樂隊成團的兩三年以前,創作者兼主唱張立長原是一位生活與音樂徹底無關的高中生。對他而言,真正開啟對音樂領域的接觸,是從準備大學重考的那一年開始。

準備學測的日子苦悶壓抑,張立長表示,最初曾短暫進入重考班,當下有感自己無法適應補習班的高壓環境,後選擇回家自學。於此同時,張立長開始到住家附近的樂器行學習吉他,作為排解準備考試壓力的管道,「那時老師手把手教我,直到我到台北讀書。」

此外,張立長的書桌上充滿各式各樣的音樂紀錄,「當時會一邊唸書一邊聽廣播,聽到什麼好聽就會趕快寫在書桌上,再把它找出來聽。」日常攢下的錢讓他時隔一段日子便去購買一張專輯,在唱片行遊逛的日子,他漸漸發現那塊屬於「台灣獨立音樂」的區塊,並不帶侷限與預設地擁抱音樂。

重考的那一年不僅是張立長學習音樂的起點,那段時光望見的種種,其後也成為首張EP《吾十有五而志於學》所指向的核心:升學制度中病態的教育現場、忘記自己最初模樣的僵化靈魂,歌曲創作中冷冽又幽暗的黑色諷刺,將不得不放棄、不得不學習、不得不走上的路途鋪陳開來,透視搖搖欲墜、繃緊又似將要崩裂的一代心中的吶喊。

那一年,北醫金弦獎

到了台北讀書之餘,張立長選擇加入政大吉他社。創作靈感自生活出發,〈曾經的女人啊你在哪裡〉記錄了當時室友的感情故事,後更以這首歌曲參賽2014年北醫金弦獎,「比賽必須要有團名,所以就把當時這首歌詞『隔壁的老王』拿來用。」看似隨意取用的字,老王樂隊的名號就此底定。

最後這場比賽中,老王樂隊拿下了創作組第二名的成績。像是一場最剛好的機緣,「老王樂隊」名號由此開始,意料之外的結果也成為張立長繼續創作音樂的力量,「那場比賽的樂團還有木眼鏡,非常厲害的團,真的不知道為什麼會得名。」

看似接觸音樂的時間不長,這些經歷卻都在剛好的地方推動老王樂隊往前邁進的腳步,並在回顧時方意識到這些皆是音樂路上重要的轉折契機,張立長笑了出來,「真的什麼事發展起來,好像都是一兩年間的,很快很快。」

在輕狂的後青春裡,我還年輕

「後來我大五上延畢,那一年也沒有什麼課,覺得好像應該認真一點,找事情做。」2016年,老王樂隊站上第三十三屆政大金旋獎的舞台,以〈穩定生活多美好,三年五年高普考〉一舉得下金旋創作大賞以及最佳作曲獎項。

「我念的是經濟系,系上很多人的目標都是考了高普考、成為公務人員,而我差一點也會成為裡那樣的辦公人員。」一路走來,張立長看見升學主義下的追求與掙扎,也看見踏入社會以前夢想的起滅。穩定生活是美好的嗎?這是他以後想追求的人生嗎?在夢想與現實的夾縫裡,創作誠懇呈現他對社會的探問:重複的日子,究竟該如何逃跑?

即將步入社會的張立長,在接續的幾個月裡,替政大金旋獎創作了第三十四屆主題曲〈我還年輕,我還年輕〉,對人生的疑問沒有獲得解答,在尋找未來的迷茫路程、在青春的邊緣掙扎的模樣,不僅是張立長對穩固體制的渴望逃離,更唱盡了青年世代共有的焦慮徬徨。

創作的歌曲嘶喊的不僅是張立長對人們逃離穩固體制的心態覺察,更唱盡了青年世代共有的焦慮徬徨。以唱盡世間甘苦發聲,搖滾騷動了剛剛好的躁動不安,震入心底卻不粘膩,一如這一場音樂之路,一切似乎都在最剛好的階段發生,看見的景色最後都成為了創作的養分。

在自由的盡頭流浪

訪談最後詢問張立長,歌曲裡充滿對壓抑現實的逃跑呼聲,於他而言,對流浪意象的想像究竟是什麼?他想了一陣,認真地寫下:「悲傷的活著,也比孤獨死去的好。這世界最卑鄙的就是事事事與願違。」

心有所愛,不忍世界頹敗。即使創作展現對世代的黑色嘲諷,張立長展露清亮爽朗的笑容,指向這世代所有共鳴之處的目光,燃起的仍是一場對青春理想的溫柔祭奠。

夢想,夢想究竟是什麼?年輕跳動的理想靈魂,依然在顛簸的路上尋找答案,誠懇前行。